一早吃完早餐就到旅館旁的棉堡參觀,棉堡名稱的由來,是那一大片白色棉花一般的天然岩石奇景,層層疊疊如梯田一般的分佈,上面有天然湧出溫泉流過,太陽照射下看起來真的像藍綠調的梯田,煞是好看。 這個獨特的景觀,其實是由石灰岩岩體滲出富含碳酸鈣的溫泉,溫泉順著地勢聚集匯流,經過數千年時間的逐漸沈澱,溫泉中的石灰質部份結晶成目前白棉棉的梯田景觀。 目前官方單位有在控制溫泉水流出的方位與水量,以確保棉堡的天然景觀能長久保持。
4. 兩位塗滿石灰泥的西方遊客
這兩位大哥大姐身上塗滿水底的石灰泥沈澱物,所以看似白白的石膏人,他們發現我們在偷拍他們之後,很大方也很得意的展示身上的塗裝。
5. 連狗狗都能享用棉堡的美景
棉堡下方的公園,就是前一天傍晚與夜晚所待的那個公園,倒過來看風景也不錯。
7. 有人點景,棉堡更漂亮了
10. Pamukkale Antik Havuz帕慕卡雷溫泉
這個溫泉游泳池在棉堡風景區內,除了著名的溫泉外,這座溫泉過去屬於阿波羅神殿的一部分,由於地質下陷而形成溫泉池,池子內還沈浸著許多大理石柱。
11. Hierapolis的地圖
可以看到我們參觀的幾個重要景點的分佈狀況,如石灰棚,石棺群,Arch of Domitian,Pamukkale Antik Havuz等。
13. 古代的市集
現在看來簡單的街道,在當年這裡最輝煌的年代,這是當時最熱鬧的市集,有各式的商店,浴場等設施羅列於街道兩側,而且很多建築物都是兩層以上的石造建築喔,很富麗堂皇的景象。
15. Arch of Domitian
在街道的末端,是Arch of Domitian,三門式的拱門建於西元一世紀,據說是為了榮耀當時羅馬皇帝Domitian而建。
16. 石棺群
這裡的石棺有方有圓,每個石棺內也許有不只一位的住戶,像畫面中央的石棺,粗估就住了六位住戶,而且是不同時間內住進去的,很有趣的習俗,對吧!
17. 石棺墓場
Hierapolis的石棺墓場大概有1200具的石棺,四散於整個遺址區內,是Anatolia區最大的古墓場。自古以來Hierapolis就是以頗具療效的溫泉吸引人,這裡石棺的居民是兩千多年前來此溫泉療養與終老的百姓。
18. 遊客群
棉堡與Hierapolis是熱門景點,所以不會只有我們這團,像靠近Hierapolis北門這裡就聚集了三團的西方遊客,導遊們彼起彼落的講解聲音,好像多聲道音響一般,好不熱鬧。
19. 這裡有我們的國旗喔
意外發現北門禮品店上方的國旗陣列內,有個熟悉的圖形,是我們的國旗耶~看來台灣到土耳其旅行的人數應該不算少喔,才會有這樣的待遇!
下午經過一陣拉車後,到達Aphrodisias遺址,這個遺址在土耳其中是保存的比較好得一個,Aphrodisias最早可回朔到西元前3000年,但在羅馬時代達到了全盛時期,從市集,運動場,城門等得建築特色可得知。一般相信是因為當時愛與美得女神--阿芙洛迪特(Aphroite)強烈守護這座城市之故,因此本城也以他的名字來命名。以下是拍攝的相片:
20. 運動場Stadium
這個運動場是西元二世紀所建,長262公尺,寬59公尺;當時羅馬人把他當作競技場與賽馬場,可以容納約3萬人。依據考古學家估算,如果要估算一個古城的人口,只要把該城最大集會場所的容納人數乘以8,就可以獲得粗估的人數,所以Aphrodisias城的人數粗估是24萬人。
22. 重組重建的古蹟
Aphrodisias的古蹟幾乎都是挖出後然後重組出來的,必要時也會補上推測出來的建築構件,所以會有新舊夾雜的情形出現。
23. 堆疊保存的石雕
拍這張照片時,相機的人臉辨識有發生作用喔,還認出不少臉孔。半夜來這裡應該會蠻可怕的,好像有一堆人再看你...
24. 愛奧尼克式(Ionic)的樑柱
樑柱頂端有類似山羊角一般的兩個大型渦卷形裝飾。
25. 科林斯式(Corinthian)的樑柱
樑柱頂端有如同百花爭放的花束,非常的華麗。
26. 城門牌樓Tetrapylon
這是Aphrodisias的古城門,也是此地的地標。經過整理與重砌才能聳立於大家面前。在希臘文中Tetra為四的意思,pylon為門戶的意思,結合起來就是四柱形成的門,看起來也是如此。
27. 城門牌樓Tetrapylon
四柱的柱頭是科林斯式,門上的石牆刻著神話的人物,例如本城的守護神,也是愛與美的女神 Aphroite 。
30. 博物館室內保存的雕像與石雕
除了在室外重建的展區外,有部份挖出的雕像放在博物館的室內展示,隨著出土的古物越多,博物館也逐漸擴建。在這裡我很貪心的把各個雕像與說明文字都拍下來,打算回頭找時間仔細欣賞...但是直到現在,只簡單瀏覽過一次。
不免俗的,最後要來一點當地植物的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