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日之計在於晨,我們就以一天開始的早餐來進行序幕,因為這兩天都是在同一家民宿中度過,我們就一次介紹完吧:
05.清晨受困於室內的鳥類

屋頂的活動天窗有好處也有壞處, 我們一早就被鳥叫聲喚醒, 出房門之後發現, 有隻比麻雀略大的鳥類被困在屋內中庭, 找不到離開的方式, 還一直鳴叫與探路, 幸好早餐後就沒在中庭看到他了, 應該是已經脫困了~
======================== 這 是 分 隔 線 ========================
早餐後第一個行程是去MENARA GARDEN,這個景點是16世紀時就存在了,主要是橄欖園與一個國王的夏宮所組成,

一踏進花園就看到整排的橄欖園耶~ 地面上還有具有灌溉功能的淺淺溝渠, 灌溉溝渠正有水流過優~ 看到Menara Garden內有範圍廣闊的橄欖園, 就傻眼了, 有人會拿種滿橄欖樹的樹林當作花園嗎?這樣說好了, 在台灣有人會把種滿芒果的果園當作花園嗎?應該沒有吧?所以把種滿經濟作物的園區當作花園來看待, 我總覺得很奇怪~
一望無際的橄欖樹的盡頭是...國民住宅?
07. 替觀光客寫阿拉伯名字的攤位

走到花園深處,有一座大水池,水池邊就有人擺了寫字攤,聽說可以把名字用音譯的方式翻成阿拉伯文, 並寫在紙上提供給顧客留念, 費用是20DH或2歐, 我們眾人看了看但是沒有人行動, 我是怕像西方人身上刺青時刺中文字當作圖案時一樣, 不知道刺的字義還洋洋得意~
08. MENARA GARDEN - Pavilion

這個亭子是16世紀時的Saadi王朝所建, 1869時由當時MOROCCO的sultan Abderrahmane進行整修, 當作夏宮使用。池子旁有個大大的人工水池, 可以協助灌溉花園內植物, 聽說在池邊看夕陽是一種享受, 可惜我們是一早大太陽還未日正當中時就去了, 沒有機會看到這樣的美景。
09. MENARA GARDEN - Pivalion

這個在MENARA GARDEN內的亭子, 19世紀的蘇丹拿來當作夏宮, 目前有藝術家駐站展覽, 參觀一次要支付20DH的費用, 我們還是發揮東方人勤儉的美德, 外面看一看就算了。
離開MENARA GARDEN後,我們往下個景點YSL的紀念花園前進。
11. 維修中的MARRAKESH舊城牆
12. YSL的花園的入口
30. YSL花園一角 - 艷麗的窗戶

這段城牆傾毀的不嚴重, 牆面完整性還不錯, 所以就看見維修工人在處理城牆下端的部分, 目前進度在疊磚塊, 之後應該是進行補土與油漆就可以了。在完工的牆上不是有圓形或方形的小洞嗎? 聽寶玲說早期是興建城牆時, 固定鷹架所使用的孔洞, 但經專家研究後, 發現這些牆上的孔洞可以幫助城牆排水, 讓城牆更耐久, 所以現代維修後的城牆還會人工加上這些孔洞。
看了這段城牆,會讓人想起日本漫畫的「進擊的巨人」當中保護人類的城牆。
======================== 這 是 分 隔 線 ========================
接下來到了YSL花園來參觀,知名品牌YSL是由同名的設計師Yves Saint Laurent所創立的, 這位設計師很喜歡摩洛哥的環境, 所以當年在MARRAKESH這裡買了一塊地, 建了房子來居住, 四周使用他喜歡的植物來妝點環境, 在YSL過世後, YSL遺產的管理基金會為了維持這個花園不至於荒蕪, 更能永序經營, 就採用收費開放花園的方式來經營, 裡面也有個小小的YSL品牌展示中心, 這張照片就是YSL花園的入口。
14. YSL花園一進門的景觀

其實有點傻眼, 啥, 在摩洛哥看到一大片的竹林? 覺得很東方味, 不過在這邊種竹子應該是不錯的, 因為經過這段路, 竹子的遮蔭讓周遭非常涼爽, 看到這麼多人坐在長椅上就知道, 很舒適啦~
======================== 我 是 分 隔 線 ========================
離開YSL花園後,我們朝向下個景點 THE-SAADIAN-TOMBS-薩阿德王朝陵寢 前進,
35. 街上販賣的礦石與香皂

路旁的商店販賣品,不是在地人,還真的不知道這些物品要如何使用,是煉金術用的嗎?
37. 有人知道這是啥東西嗎? 看起來是某種植物結的果實

======================== 我 是 分 隔 線 ========================
搭段小車走段小路,下個景點 THE-SAADIAN-TOMBS-薩阿德王朝陵寢 就到了,聽寶鈴姐說, 伊斯蘭文化比較不注重墓地, 一般通則是人死亡的當天就要下葬, 下葬處通常沒有墓碑, 就黃土一堆, 要知道親人葬在哪邊就需要靠當天參加葬禮那群人的記憶了~ 數十年之後, 當這一代人凋零與下一代人四散之後, 就沒有人知道祖先葬在哪邊了,,,,然後墓地就可以重新使用了...想想這種傳承方式有口述歷史來傳承智慧的感覺,也有環保的意涵在內。
40. THE-SAADIAN-TOMBS-薩阿德王朝陵寢
47. THE SAADIAN TOMBS - 室外的墓地

當然找個居住城市周圍的墓地,並在死亡當天立刻下葬, 這是指一般平民老百姓的住況, 像我們看到這個戶外的馬賽克石板, 其實就是薩阿德王朝當年大臣與將軍的墓地, 因為他們對王朝有功, 所以獲准葬在王室周圍, 墓地上方還保有馬賽克的石板, 對當時的人來說是一種無上光榮吧~
48. THE-SAADIAN-TOMBS-薩阿德王朝陵寢

應該是王朝成員的陵寢,陵寢內使用木雕裝飾的比例低,只在建物的高處或天花板有木雕裝飾,不過這裡的地板與牆面都用了大量的馬賽克裝飾,牆的高處開了一個小小地窗戶來透氣兼採光,所以整個陵墓的環境很陰暗,加上陵墓用的馬賽克有不少綠色的材質,整個陵寢的視覺是氾滿了綠光。另外這間陵寢地面上的石雕特別長也特別高,感覺地位就是不同,不過我已經忘了這是哪個地位的成員的陵寢了,不過能葬在室內,應該都是該王朝的王室家族成員。
49. THE-SAADIAN-TOMBS-薩阿德王朝陵寢
所謂的雕樑畫棟就是這樣的意思吧?用本地產的木頭雕出梁柱與天花板,算是MOROCCO這邊展現富麗堂皇的手段。
52. THE-SAADIAN-TOMBS-薩阿德王朝陵寢
寫著阿拉伯文的磁磚搭配馬賽克,就是在地文化啦~
53. THE-SAADIAN-TOMBS-薩阿德王朝陵寢
54. THE-SAADIAN-TOMBS-薩阿德王朝陵寢

進行馬賽克磁磚修復的工人,MOROCCO持續進行傳統建築的維護,像這個陵寢旁的角落,就有個工人進行馬賽克的修復,也許這就是MOROCCO維持傳統技藝的方式。
======================== 我 是 分 隔 線 ========================
排完隊看完古早王朝的陵寢已經過中午了,吃飯時間又到了,
56. 午餐的餐廳

通往餐廳的長廊牆上,還掛著國王的照片,MOROCCO跟台灣很像,還有政治人物崇拜的傾向,法律規定,在MOROCCO的公共場合,包含公家建築與民間商店,都要在顯眼處掛上國王的照片,所以我們在這裡也看到國王的照片了。
57. MOROCCO的有錢人家就是長這樣的
58. 帽上有旋轉辮子的柏柏爾人

餐廳請了一個藝人在賓客吃飯時進行歌唱表演,除了彈琴外,他還會一邊搖帽子,讓帽子上的辮子旋轉,聽說是這邊的一種藝人的特徵,地方民俗藝人在MOROCCO的地位低下,通常是社會地位低與經濟弱勢的柏柏爾人擔任。看這位藝人的表情愉快,旁邊的兩個小跟班也玩得很高興,氣氛一整個歡樂,這個餐廳找他應該是找對人了~
59. 今天的午餐-前菜部份

看到桌上那盤米飯就滿頭問號,米飯在這邊也被當成一種前菜了嗎?蠻有趣的觀念。 這邊最對我胃口的菜竟然是平常我最不喜歡的水煮胡蘿蔔跟他後面那道褐色的香料味很重的菜。吃一口就會放棄的應該是高麗菜絲與米飯... 加分點,桌上有鋪玫瑰花瓣來裝飾喔~
60. 今日午餐-主菜是塔吉鍋煮得雞肉

雞肉使用香料與橄欖來調味,感覺還不錯,雞肉塔吉鍋旁邊又附上了一大盤白米飯...現在能夠體會日本人很重視米飯的傳統了,當你眼前的米飯很不對你的胃口時,那就很礙眼了~
66. 這是賣地毯的嗎?

走在路旁看到披在外牆上的地毯,花色繁複,感覺就很漂亮,就算不是拿來販售的,當作一種裝置藝術感覺也不錯。
======================== 我 是 分 隔 線 ========================
吃飽喝足,我們就走向下一個景點PALAIS BAHIA,這個皇宮持續整修中,寶玲姐也說這裡有點大,每次來的時候,因為維修的區域不同,大家看到的範圍就不一樣,不過隨遇而安啦~這個PALAIS真的有點大,我們幾個同行的人因為貪圖拍照,中間還迷路了幾分鐘,最後依靠亂闖與用耳朵聽是否有人用中文在說話來找到寶玲姐~
72. PALAIS BAHIA-建築物的雕刻裝飾
73. PALAIS BAHIA-屋頂的裝飾
80. PALAIS BAHIA-室內屋頂的小天窗

======================== 我 是 分 隔 線 ========================
終於逛完碩大的PALAIS BAHIA,我們就搭車往下個景點BOUTOUBIA MOSQUE前進,KOUTOUBIA MOSQUE是座古老的清真寺,目前看到的版本是12世紀由當年的Almohads Sultan Yacoub el-Man-sour在舊清真寺旁重建的,傳說原因是12世紀以前的那個舊清真寺並沒有完全符合清真寺的規則,正對聖地Mecca,所以他就大手筆的在 舊清真寺旁興建了目前看到這個清真寺建築,以符合正對聖地Mecca的潛規則,宣禮塔高達70m,在12世紀是個重大的成就,舊清真寺就只剩下畫面中央的 幾百隻短柱;不過去看Wikipedia關於這個KOUTOUBIA MOSQUE的介紹,故事更精彩也更反諷,會有很大的收穫喔。另外有個奇怪的傳說,當12世紀時KOUTOUBIA MOSQUE完工時,有100個bookseller聚集在清真寺基地的周圍,所以也有人稱呼這個清真寺是Mosque of the booksellers,這個傳說有什麼意義嗎?我不太懂,也許12世紀有100個書商聚集在一處是一件很驚天動地的事吧?
81. KOUTOUBIA MOSQUE
82. 很有趣的裝置

當我們在欣賞KOUTOUBIA MOSQUE附近的天際線時,發現有個有趣的裝置,看到隱藏的機關了嗎?右邊最高那棵棕櫚科的植物其實是假的,它是電信業的基地台,看到了嗎? 初看到大家都很興奮~台灣樓房頂端很容易看到電信業的基地台,在MOROCCO卻巧妙的掩蓋起來了~
84. KOUTOUBIA MOSQUE

攝影教室,看到宣禮塔歪一邊了嗎?其實不是相機歪了或宣禮塔歪了,是使用廣角鏡的視覺壓縮效果所造成的,畫面邊緣的像素會向畫面中央集中,看起來的效果就是原本直挺挺的高塔會向畫面中央傾斜,就像這張照片一樣。 解決方式:1.不要用太廣角的焦段拍照,2.使用移軸鏡拍攝,3.等後製時用軟體修正,或是4.裝作沒看到,我通常是選擇4,時間太多會選擇3,其他兩個有現實面的困難,要用移軸鏡有有錢又有閒才能辦到,不用太廣的焦段,那根本拍不到,所以...最省事的還是選擇4吧~
85. KOUTOUBIA MOSQUE

另一個角度~ 晴空下的宣禮塔,在MOROCCO的幾天天氣都像照片中的一樣,晴朗炎熱,歐洲人很喜歡到這邊曬太陽渡假。回想在台北常遇到連續一個月的陰雨天氣,就能理解很多人會喜歡這種乾熱的好天氣。
終於通過KOUTOUBIA MOSQUE周遭大熱天的考驗,我們進入下一關舉世聞名的不眠廣場(JEMAA EL-FNA SQUARE)
======================== 我 是 分 隔 線 ========================
以下的照片與故事都是發生在不眠廣場(JEMAA EL-FNA SQUARE)的周遭地區。
86. 幫忙推行李的車夫

由於到MARAKESH旅行的遊客比較流行住民宿,而民宿又多在彎曲的巷弄內,通常一般轎車難以到達,更何況是觀光客常搭乘的小巴士,所以有個行業興起,就是民宿業者或旅客會僱人用手推車把行李運送到住宿的民宿,就像畫面中這樣啦~不過可能台灣人生性簡樸,我們一行人昨天下午是自己手拉行李穿過曲折巷弄自己走進民宿的。
87. 賣水人

賣水人是MOROCCO特有的行業,以前真的是賣水給外出工作的人喝的,一次由皮製水袋中倒出一小杯水給顧客,現在賣水人已經轉變成觀光業了,他們會穿著傳統的大紅色袍子站在觀光地區,搖著手中的鈴鐺吸引其他人的注意,如果有觀光客對他們有興趣,就賣水給觀光客並跟觀光客合照來收酬勞,根據時尚玩家莎莎他們的描述,這個水蠻有味道的,可能不適合台灣人脆弱的肚子,還是不要輕易嘗試~為了發揚台灣人簡樸的風俗,我們是站在遠處偷拍留念...
89. MARAKESH的郵局

接近不眠廣場的周圍,就發現一家規摩很大的郵局,這裡的郵局建築物外表是傳統的紅土色,有著傳統的建築物特色,綠色的琉璃屋瓦,圓拱形的大門與隔間牆,跟周遭環境有融合,這裡的郵筒是黃色的,還蠻顯眼的, 跟建築物也能搭配。我拍這樣是因為大家買了一堆明信片要寄回台灣,就到郵局來買郵票,請寶玲姐幫忙去買票的結果是...郵局的郵票已經賣完了,郵局工作人 員好意的跟寶玲姐說,郵局外旁邊的商店有賣郵票喔,會貴一點,但有現貨,聽了就只有傻眼,郵局竟沒有郵票可賣?還建議去郵局旁邊買比較貴的郵票...這也 算是MOROCCO的特色吧?大家不爭氣的乖乖多付一點錢買了郵票,我自己也乖乖買了兩份郵票準備寄明信片,過兩天再寄囉。
90. 這張不是要拍Hotel Ali

這張是要拍Hotel Ali旁邊的換匯的商店,看招牌,好像是Hotel Ali的關係企業,這裡因為是最靠近不眠廣場的換匯商店,算是熱門的點,所以這裡換匯還是要排隊的啦~另外,我們的郵票就是請寶玲姐在照片左邊的商店買的。
93. MARRAKESH的名產-蝸牛湯

小碗一碗5 Dh, 大碗一碗10 Dh,我們看了右邊那位紅衣服的小姐一碗又一碗的吃,覺得應該是好吃吧?所以就每個人點了一碗來嘗鮮。突然覺得我很厲害,畫面中拍了這麼多人,沒有一個人拍到正面的,這樣就沒有侵犯肖像權的疑慮了吧?
94. MARRAKESH的名產-蝸牛湯
95. MARRAKESH的名產-蝸牛湯

看起來蝸牛湯是煮熟的,所以我才敢嘗試,不過說是蝸牛湯,湯的比例還真是有點少,料,也就是蝸牛的比例還真高;我挑起蝸牛殼準備挖出蝸牛來吃,發現蝸牛的兩隻眼睛還死不瞑目的垂在一旁瞪著我,還真有點吃不下去;吃了幾隻蝸牛,肉不多很難形容是什麼味道,感覺跟吃螺肉差不多,還不算難吃,喝了幾口濃濃味道的土黃色湯品後,本以為會喝到香料口味的湯品,結果是濃濃的土(?)味,反正不是我喜歡的味道,感覺這個蝸牛湯應該不適合我,難怪寶玲姐放我們去吃蝸牛湯,她自己先跑去對面攤位喝柳橙汁了~~
96. MARRAKESH的名產-柳橙汁

有了蝸牛湯的經驗,我決定要吃點正常的東西,看到寶玲姐來喝這個柳橙汁,這個一定是安全的食品,所以也點了一杯柳橙汁來解渴,果然一掃蝸牛湯的陰霾,清涼有勁的柳橙汁入口後,整個疲勞都消失了,現在有體力再逛N小時了;這裡是採立食制,一杯柳橙汁4Dh,附錢後老闆會給你一杯玻璃杯裝的現榨100%柳橙汁,要吸管的請自取,喝完後把杯子還給老闆就好了。除了柳橙汁,好像還有葡萄柚汁可以喝,不過價格就不會是4Dh了。
109. MARRAKESH不眠廣場旁的商店街與攤販區

逛累了,寶玲姐帶著大家到不眠廣場旁邊的一間咖啡廳休息,這煎咖啡廳位處4樓,剛好讓大家可以拍攝不眠廣場的俯視照片。前面與右手側的區域就是我們剛剛閒晃得商店街區,前面與左側的大空地就是不眠廣場夜間攤販的主要擺攤區,可以看到小販正陸續到達準備營業。這張照片是用六張比較小的照片組合而成的。不眠廣場號稱整個非洲最知名的廣場,也是整個MARAKESH的交易與生活重心,這張不眠廣場的寬景照是用5張照片組合起來的,單純只看廣場部分,不計旁邊商店街的話,其實不眠廣場的規模應該小於台南的花園夜市。
110. MARRAKESH不眠廣場旁的商店街與攤販區

到MOROCCO不免俗的還是有同伴點了當地知名的薄荷茶來喝,比較特殊的是,這次店家的新鮮薄荷葉不是泡在大茶壺中,而是直接塞在茶杯中,是在證明他沒有偷料嗎?感覺俗又有力。
112. MARRAKESH不眠廣場旁的商店街與攤販區

椰棗的大小就如同畫面所示,略小於拇指大小,吃起來甜甜膩膩的,還不錯吃喔。當然寶玲姐不止買了椰棗請我們,還有小巧可愛的無花果,串在塑膠繩上,看起來像一大串的項鍊一樣;寶玲姐還買了類似油炸小麵包角的零食,簡單好吃。不過上述兩個小點心因為拍攝時有晃到,照片有點模糊,就沒留下來了~
115. MARRAKESH不眠廣場-晚餐

我們一行人坐定之後,點了幾串烤肉來分享,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們這餐沒有點得很豐盛,服務員臉色就變臭臉,還有故意不理我們的嫌疑,感覺態度不是很優,這是觀光地區店家的通病嗎?為了紀念變臉的服務員,當然要拍起來留念囉~
117. MARRAKESH不眠廣場-晚餐
118. MARRAKESH不眠廣場-晚餐

這是我們點的主菜之一,就幾份烤肉,大家試吃傳說中的烤肉,記得有點雞肉跟牛肉口味的烤肉串,口味還OK,不像採到地雷,只是沒有想像中能夠允指回味。這張照片因為天色昏暗,光圈調大,結果景深就變得太淺了,不過主要食材還是有成功拍起來。
119. MARRAKESH不眠廣場-晚餐 Part 2

剛剛那餐點得比較少的原因就是要留肚子吃這一樣啦,當地知名的羊頭肉,這一攤看起來人潮很多,一樣座無虛席,讓我們比較安心的是,也有很多當地人在這邊享用美食,所以這次應該沒選錯攤了吧~
123. MARRAKESH不眠廣場-晚餐 Part 2

因為不知道吃起來怎麼樣,我們一群人就統一點了一顆羊頭肉來吃;第一次上菜時,老闆很順手的把一整顆羊頭跟幾片麵包放上桌,大家就傻眼了,在場人員應該沒有人有勇氣把整顆羊頭拿來啃吧?於是寶玲姐呼叫老闆,用很台式的法文加上動作,請老闆把羊頭肉處理一下,於是第二次上來就是這樣的光景,老闆已經用純熟的刀工把頭肉跟頭骨分離,麵包也吸滿了羊頭肉的醬汁,顯得濕濕軟軟的。 羊頭肉吃的時候感覺肉的膠質很多,口感很軟嫩,沒有羊臊味,沾了肉汁的麵包也很討喜,不過吃到最後的幾片羊頭肉片時,發現有些毛還留在很像鼻頭的肉片上,心想,羊頭上除了皮膚上有毛之外,好像鼻孔內也會有毛....然後整個腦袋裡想到的都是我該吃那個鼻頭跟鼻毛嗎????當然不要,所以就停刀叉了,但是傷害已經造成,現在對羊頭肉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那個帶著疑似鼻毛的疑似鼻頭肉~
124. MARRAKESH不眠廣場-晚餐 Part 2

聽說是孜然粉,寶玲姐跟老闆要調味料,結果老闆給了一大盤孜然粉,有點被嚇到的感覺。想像你去牛排店吃牛排時,跟老闆要胡椒調味,結果老闆給你一大盤黑胡椒顆粒,這樣能理解嗎?
寫完第三天了~照這種進度,寫完暑假都結束了~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