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待在伊斯坦堡自由行的第三天,也是待在土耳其的最後一天,晚上就要搭飛機回台灣了,所以就把握時間排滿一天的行程,走訪了伊斯坦堡考古博物館,藍色清真寺以及聖索菲亞教堂等一級景點,來個完美的結束。早上第一個行程就是到伊斯坦堡考古博物館參觀,以下就是今天行程的照片:

1. 古代東方博物館的入口
古代東方博物館的入口

伊斯坦堡考古博物館包含主館考古博物館,古代東方博物館與磁磚博物館,這張照片是古代東方博物館的入口與出口。

2. 古代東方博物館的收藏
古代東方博物館的收藏

這些磁磚是上的獅子是立體的喔,由側面看,獅子軀幹的部份明顯突出於背景的藍色磁磚中,讓這個作品有交趾陶的感覺。

3. 古代東方博物館的收藏
古代東方博物館的收藏
當時的度量衡標準,讓我也忍不住拿腳去比比1 feet的長度。

4. 古代東方博物館的收藏
古代東方博物館的收藏
這是日晷啦~不管東方西方文明,古代都有日晷的設計出現。

5. 古代東方博物館的收藏
古代東方博物館的收藏

6. 伊斯坦堡考古博物館
伊斯坦堡考古博物館

這個是主館的後半段出入口。

7. 素描中的學生
素描中的學生
在伊斯坦堡考古博物館,一進入考古博物館內,就看到一群學生坐在地上素描前方的大理石像,以前這類的畫面似乎只能在電影上看到,在土耳其的博物館親眼看到也頗有趣。

8. 亞歷山大大帝立像
亞歷山大大帝立像
收藏於伊斯坦堡考古博物館,此雕像為西元前3世紀的作品,於伊茲米爾附近發現。

9. 貝斯像Bes
貝斯像Bes
一進伊斯坦堡考古博物館就可以看到這尊Bes像,這是羅馬時期的雕刻,取材自埃及神話中的矮腿神。他是婦女分娩時的保護神與家庭的監護神。

10. 呂西亞石棺Lycia Sarcophagus
呂西亞石棺Lycia Sarcophagus
跟其他石棺比起來,棺蓋特別高聳,上頭浮雕包含一對獅身人面像以及半人馬圖案。

11. 石棺雕刻
石棺雕刻

12. 亞歷山大大帝石棺Alexander Sarcophagus
亞歷山大大帝石棺Alexander Sarcophagus
大理石石棺上的雕刻,以描繪亞歷山大大帝大敗波斯的戰爭場面聞名,亞歷山大大帝頭帶獅頭頭盔,騎在戰馬上,預備射出長矛。結果...亞歷山大的手沒拍進來~

13. 亞歷山大大帝石棺Alexander Sarcophagus
亞歷山大大帝石棺Alexander Sarcophagus

14. 哀傷女子石棺Sarcophagus of Mourning Women
哀傷女子石棺Sarcophagus of Mourning Women
石棺上的18名表情哀傷,姿態各異的女子,分別站在一座愛奧尼克式神殿的柱子間,這種把整個石棺刻上神殿及石柱的裝飾,又稱為「柱型石棺」。考古博物館的立面就是仿照這個石棺上的神殿建造。

15. 哀傷女子石棺Sarcophagus of Mourning Women
哀傷女子石棺Sarcophagus of Mourning Women

16. 豪華的石棺
豪華的石棺

17. 磁磚博物館
磁磚博物館
磁磚博物館位於考古博物館最內側,建築物本身是1472年由蘇丹何密特二世下令興建的,博物館內目前收藏了17-18世紀的伊茲尼磁磚,以及蒐集自土耳其各地的古老瓷器。

18. 磁磚博物館室內
磁磚博物館室內

19. 磁磚博物館蒐集的古老瓷器
磁磚博物館蒐集的古老瓷器
這個碟子已經破了,並且少了一部分的碎片,但是博物館透過修復的方式恢復碟子原來的形狀,這樣展示也算是讓碟子發揮殘餘價值了吧。

20. 磁磚博物館內展示的磁磚
磁磚博物館內展示的磁磚
金光閃閃的,磁磚製作當時一定是超高級的產品。


離開伊斯蘭考古博物館後,沿路來到這個特殊的景點,陰暗潮濕的地下宮殿,以前是被當作儲水池,現在被當作觀光景點之一:

21. 地下宮殿
地下宮殿
這一座是六世紀時由查士丁尼大帝時代所建立的地下儲水池,長140公尺,寬70公尺,高8公尺,共有336根石柱(大部分是科林斯式的柱頭),儲水量達10萬頓。這座地下宮殿直到1960年代由法國考古學家再度發現前,一直是荒廢的,有人在這裡釣魚,有人在這邊丟垃圾,甚至曾有人在這邊棄屍...不過現在是觀光客的天下,裡面修建的橋樑上,擠滿了跟我們一樣好奇的遊客。

22. 地下宮殿的淚柱
地下宮殿的淚柱
這就是著名的淚柱,柱身上有樹紋與孔雀眼的紋路,跟這裡其他的柱子比起來,造型算是很特殊的;有人推測這根柱子是羅馬帝國時期,自伊斯坦堡貝濟區的一處集會場所取來的。l

23. 地下宮殿的梅杜莎頭像
地下宮殿的梅杜莎頭像
這個梅杜莎頭像是側著臉被壓在石柱下方

24. 地下宮殿的梅杜莎頭像
地下宮殿的梅杜莎頭像
這個梅杜莎頭像是倒著被壓在石柱下方


接著到了可謂種族融合的建築物,聖索菲亞教堂,這個融合希臘東正教建築風格與鄂圖曼風格的建築物:

25. 聖索菲亞教堂
聖索菲亞教堂
查士丁尼大帝下令建造的聖索菲亞教堂,在西元562年建成之時,是展現了希臘東正教榮耀與東羅馬帝國勢力的教堂;900年後蘇丹麥何密特二世(Sultan Mehmet II)取得君士坦丁堡後,將原本是天主教堂的聖索非亞教堂改建為清真寺。今日所看到的聖索非亞是由19世紀末瑞士的佛薩提兄弟檔(Fossati)整建,包括加強圓頂及穹窿,增高東南邊尖塔的高度,清理出被隱藏的馬賽克,不適合出現的東正教圖騰則以石灰蓋住,而寫上可蘭經或阿拉等先知名字的矩形盤則改以更大的圓盤掛在聖索菲亞圓頂四周。直到1932年,土耳其國父凱莫爾將聖索非亞改為博物館,長期被掩蓋住的馬賽克鑲嵌壁畫得以重見天日。

26. 不只我們喜歡拍照,在地觀光客也喜歡啦!
不只我們喜歡拍照,在地觀光客也喜歡啦!
啊~知道大家喜歡拍照,還在聖索菲亞教堂周遭放了這麼多高高地燈桿,讓大家拍的照片內,都是一根根礙眼的燈桿,土耳其觀光單位到底是怎麼想的?

27. 買票送安檢
買票送安檢
台灣是買熱水器送安檢,土耳其是買票送安檢,進聖索菲亞教堂前,包包需要過X光機,人要過金屬探測器,維安等級很高的啦~

28. 聖索菲亞博物館的入口
聖索菲亞博物館的入口
後方尖塔是四個叫拜塔(Minaret)其中的一個。

29. 聖索菲亞教堂室內
聖索菲亞教堂室內

30. 聖索菲亞教堂室內
聖索菲亞教堂室內

31. 聖索菲亞教堂室內的聖母子
聖索菲亞教堂室內的聖母子
聖母子像位於主祭壇的上方,是半圓頂上的一幅馬賽克鑲嵌畫,大約是9世紀的作品。

32. 聖索菲亞教堂室內
聖索菲亞教堂室內
可以看到主祭壇上方圓頂的聖母子圖。

33. 聖索菲亞教堂室內的明巴講道壇Minbar
聖索菲亞教堂室內的明巴講道壇Minbar
明巴講道壇位於麥加朝拜聖龕右手邊,由慕拉特三世於16世紀所設,基座為大理石。在聖索菲亞還是清真寺時,每週五伊斯蘭教宗教領袖就坐在上頭傳道。

34. 聖索菲亞教堂室內的木梯
聖索菲亞教堂室內的木梯
當年就是靠這個多層的木梯來進行維修的呀!

35. 聖索菲亞室內門檻的磨損
聖索菲亞室內門檻的磨損
這裡要看得不是門,而是門檻的磨損,經過數百年的使用,即使是堅硬的石頭門檻,也被磨損到凹陷下去。

36. 聖索菲亞教堂室內二樓的走道
聖索菲亞教堂室內二樓的走道

37. 聖索菲亞教堂室內
聖索菲亞教堂室內

38. 聖索菲亞教堂室內的圓盤
聖索菲亞教堂室內的圓盤
這是寫了可蘭經或阿拉等先知名字的圓盤的背面,不過看到這個簡單的木製圓盤,總覺得金玉其外,有粗製濫造的感覺。

39. 聖索菲亞教堂二樓迴廊向下眺望
聖索菲亞教堂二樓迴廊向下眺望

40. 聖索菲亞教堂室內二樓迴廊的祈禱圖
聖索菲亞教堂室內二樓迴廊的祈禱圖
是希臘東正教聖像畫的代表作品之一, 居中的耶穌手勢是祝福之意,左邊的聖母只有殘片,右下角有個完整圖像該有的想像圖。

41. 聖索菲亞教堂二樓迴廊的基督與佐伊女皇帝夫婦(Christ with Emperor Constantin IX Monomachus and Empress Zoe)
聖索菲亞教堂二樓迴廊的基督與佐伊女皇帝夫婦(Christ with Emperor Constantin IX Monomachus and Empress Zoe)
拜占庭帝國權力最大的女皇帝左伊(Empress Zoe),一生結過三次婚,所以據說此幅馬賽克的丈夫也換過三次臉。財富(一袋黃金)與皇帝代表基督在俗世治國的權利紙卷則是馬賽克鑲嵌畫中最具代表性的奉獻物。畫中左伊女皇帝長了鬍子,而基督正在賜福給她。

42. 聖索菲亞教堂二樓迴廊的康奈諾斯皇帝夫婦與聖母子(Virgin Holding Christ, flanked by Emperor John II Comnenus and Empress Irene)
聖索菲亞教堂二樓迴廊的康奈諾斯皇帝夫婦與聖母子(Virgin Holding Christ, flanked by Emperor John II Comnenus and Empress Irene)
身著深藍色衣袍的聖母有年輕的面容,被認為是聖母最好的聖畫像;康奈諾斯皇帝(John II Comnenus)和皇后(Irene)身穿綴滿寶石的衣裳與皇冠,皇帝手持一袋黃金,皇后則手拿著書卷。

43. 聖索菲亞教堂二樓欄杆上的燭台
聖索菲亞教堂二樓欄杆上的燭台
當年沒電的時代,只能使用油燈或燭台,想必這是個很昏暗的場合。

44. 聖索菲亞教堂的大理石巨壺Marble Jar
聖索菲亞教堂的大理石巨壺Marble Jar
這些大理石巨壺是挖掘自西元前三世紀的貝爾加馬遺址,於Murat III時代移到當時的清真寺裡,作為儲水之用。這個石壺是由一整塊的大理石所雕刻與切削而成。

45. 淚柱Weeping Column
Weeping Column淚柱
這是傳說中的淚柱,據說把拇指放入柱子上的小洞後,然後四指貼在柱子上旋轉一圈後,願望就會實現;我們這群觀光客當然也模仿用手轉了一圈~

46. 聖索菲亞教堂一樓出口的向聖母獻上聖索菲亞Virgin with Constantine and Justinian
聖索菲亞教堂一樓出口的向聖母獻上聖索菲亞Virgin with Constantine and Justinian
聖母是君士坦丁堡的守護者,查士丁尼皇帝手捧聖索非亞教堂,君士坦丁大帝手捧君士坦丁城,顯示他們完成對教會及國家的職責。這幅馬賽克位於聖索菲亞出門口的上方,這幅馬賽克對面牆上也放了一片反射鏡,讓走出門的觀光客不需要回頭看這幅馬賽克畫。

47. 聖索菲亞教堂的出口
聖索菲亞教堂的出口


接著來到經過多次未進入的藍色清真寺,全名為蘇丹阿何密特清真寺Sultanahmet Camii,這個美麗也驚人的偉大建築物:

48. 藍色清真寺Sultanahmet Camii
藍色清真寺Sultanahmet Camii
這就是著名的藍色清真寺,六根叫拜塔都拍出來了。錫南(Sinan)的得意弟子Mehmet Aga以土耳其最著名的伊茲尼(Iznic)藍磁磚,鬱金香等鄂圖曼的花草圖騰蓋出藍色清真寺,聳立於聖索菲亞教堂對面。藍色清真寺完成於西元1616年,大圓頂直徑達27.5公尺,高43公尺,另外還有四個側圓頂,以及30個小圓頂串成的迴廊;據說藍色清真寺蓋了六個叫拜塔的原因是因為建築師誤會蘇丹的指令,把黃金(Altun)聽成了六(Alti)。

49. 埃及方尖碑Obelisk
埃及方尖碑Obelisk
位於藍色清真寺旁的蘇丹阿何密特廣場上,是拜占庭皇帝Thedosius於西元390年從埃及尼羅河畔的Temple of Karnak搬來的。

50. 蛇柱Column of the Serpent
蛇柱Column of the Serpent
位於藍色清真寺旁的蘇丹阿何密特廣場上,柱身上纏著三條大蛇,是君士坦丁大帝從希臘Delphi的阿波羅神殿(Temple of Apollo)搬來的,柱身長達8公尺,原本是西元前五世紀希臘各城邦聯軍慶祝戰勝波斯大軍所建造的。

51. 藍色清真寺的內門
藍色清真寺的內門

52. 藍色清真寺觀光課專用入口
藍色清真寺入口

53. 藍色清真寺室內的半圓頂與側面窗戶
藍色清真寺室內的半圓頂與側面窗戶

54. 支撐圓頂的大柱
支撐圓頂的大柱
這是支撐圓頂的四根大柱之一,直徑達5公尺,有明顯溝槽為裝飾,柱身有藍底金字的阿拉伯文裝飾,有「大象的腳」 之稱。

55. 藍色清真寺夜間室內
藍色清真寺夜間室內
已經把所有的小燈泡都點亮了,整個室內還是很陰暗。原本明亮的彩色琉璃窗戶也變得黯淡無光!但有一種靜謐的氣氛。

56. 藍色清真寺的大圓頂
藍色清真寺的大圓頂
這就是藍色清真寺知名的大圓頂,直徑27.5公尺,高達43公尺。

57. 藍色清真寺的服裝規定嚴謹
藍色清真寺的服裝規定嚴謹
到這裡參觀的人,不論是觀光客或穆斯林,男女性衣著必須符合一定的規範,例如女性必須戴上頭巾,不能僅戴上便帽,男性如果穿短褲,則會被要求圍上布巾;不用擔心手上衣物不夠,清真寺方人員如果覺得你服裝不符他的要求,就會主動遞上頭巾或布巾給你使用,當然,每個人都得脫鞋,所以可以看到大家手上都拿著裝著鞋子的塑膠袋。


看了這麼多的觀光景點,也來一點街頭影像當作留念。

58. 建築物古色古香的土耳其郵局
建築物古色古香的土耳其郵局
這是一個在伊斯坦堡街道遇到的土耳其郵局,這個建築物古色古香也很雄偉。土耳其郵局在這邊簡稱為PTT,除了郵政業務外,我們這些國外觀光客也可以用美金或歐元換成土耳其的通用貨幣:里拉。

59. 伊斯坦堡街道
伊斯坦堡街道

60. 伊斯坦堡街道--街頭小雜貨店
伊斯坦堡街道--街頭小雜貨店
這種小攤位在街頭四處可見,販賣的東西有書報雜誌,飲料,零食等,也提供AKBIL的加值服務。

61. 伊斯坦堡街道--地面電車Tramvay
伊斯坦堡街道--地面電車Tramvay
地面電車(Tramvay)算是伊斯坦堡最方便的大眾交通工具了,這種交通工具除了路線明確,價格不貴,及有冷氣外,車班間隔時間也短,對觀光客來說真的是交通第一首選。

62. 伊斯坦堡街道--金角灣的渡輪
伊斯坦堡街道--金角灣的渡輪
這裡的渡輪除了旅客外,汽車也可以開上去喔,現在靠近我們的這艘渡輪正在裝載汽車,遠方的那台渡輪正在卸載汽車,一來一往對我們這種旅客來說很新奇的體驗。

63. 伊斯坦堡街道--貨品展示
伊斯坦堡街道--貨品展示
看看這兩個店面,都把自己賣得產品放到人行道上展示,佔用公共空間,這種行為看起來不只台灣很常見,土耳其也一樣流行的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sy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